欢迎访问镇沅县人民政府网    百度地图  126邮箱 163邮箱   邓小平纪念网  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   微视评   新华信息化

历史文化

历史沿革编辑因沅江而得名,取威镇沅江之意。一说,镇沅为傣语“正也”转音,意为“粮仓小城”。

西汉属哀牢,东汉至三国蜀汉隶益州永昌郡。两晋南北朝属宁州永昌郡。隋为濮部。唐南诏时为银生节度属柳追和城地。宋大理国属威楚府,大理国后期属蒙舍镇统领。元中统三年(1262

),属威楚万户;至元十二年(1275)置开南州,属威楚路;至顺二年(1331)析开南州境置远干州,属景东军民府。明洪武年间为麓川平缅宣慰司兼并;洪武三十五年(1402),置镇沅直隶州,属云南布政司。永乐四年(1406),改为镇沅土知府,隶云南布政司。永乐十年(1412)于禄平寨置禄谷寨长官司,属镇沅府。清初袭明制,称镇沅土府,辖禄谷长官司,属云南省。雍正五年(1727),镇沅土府改土归流,为镇沅府;裁禄谷长官司,并裁省属者乐甸长官司,置恩乐县属镇沅府。雍正八年(1730)7月,镇沅府属迤东道。雍正十三年(1735)10月,降威远直隶厅为散厅属之,析府属之坝朗、坝木、坝痴等三寨地入元江府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)10月,镇沅府属迤南道。乾隆三十五年(1770)2月,降为直隶州,析威远厅属普洱府,镇沅直隶州属迤南道。道光二十年(1840)6月,改直隶州为直隶厅,裁恩乐县,徙厅治于旧恩乐县址,属迤南道。民国二年(1913)4月,镇源直隶厅改为镇源县,隶迤南道;同年,迤南道改为滇南道。民国三年(1914),滇南道改为普洱道,镇源县属之。民国十八年(1929),废道后直属于省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)4月,镇源县属云南第十二政务视察区。民国二十三年(1934)4月,镇源县属第十五政务视察区,民国二十七年(1938)9月,镇沅县属第十政务视察区;民国三十年(1941)6月15日,镇源县属云南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(驻宁洱县);民国三十一年(1942)7月,镇源县属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(驻宁洱县)。民国三十五年(1946)10月,镇源县属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(驻新平县)。1949年8月,镇源县解放;9月10日,成立镇源县临时人民政府筹备处。10月16日,成立镇源县临时人民政府。1950年3月,经思普地委批准,正式成立镇沅县人民政府,隶属宁洱专区。1951年4月2日,政务院批准:宁洱专区更名为普洱专区,镇沅县属普洱专区。1953年3月28日,政务院批准:普洱专区更名为思茅专区,镇沅县属思茅专区。1959年1月,镇沅县新抚公社(面积968平方千米)划归墨江县。1960年9月13日,国务院批准撤销镇沅县,将原镇沅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景谷、景东、墨江、新平4县(1958年12月撤并)。1962年3月27日,国务院批准恢复镇沅县,以合并于景谷、景东2个县的原镇沅县其行政区域为镇沅县的行政区域(1961年3月1日复置)。1970年,思茅专区改为思茅地区,镇沅县属思茅地区。

1990年2月3日,民政部批复撤销镇沅县,设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,以原镇沅县的行政区域为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。1993年11月17日,国务院批准: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按板镇迁至恩乐镇。1998年2月28日,县级机关正式迁至恩乐镇。2003年10月30日,国务院批准撤销思茅地区,设立地级思茅市,镇沅县属地级思茅市。2007年,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,镇沅县属地级普洱市。

2001年,勐大乡撤乡设镇。

2003年末,镇沅县辖恩乐、按板、勐大3个镇和振太、里崴、田坝、古城、三章田、九甲、者东、和平8个乡,109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。

2006年,撤销三章田乡和者东乡,设立者东镇,新设立的者东镇管辖原者东乡和三章田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,镇政府驻原者东乡者东村委会文奴村;撤销里崴乡,其行政区域并入勐大镇,镇政府驻地不变。

马帮轶事之和平金山丫口

这是曾经连接玉溪和普洱的茶马古道,也是当时的交通命脉,覆盖着厚厚苔藓的石板路告诉我们,如今已经很少有人涉足于此。

杨丰,镇沅县和平镇人,儿时起曾无数次走过这条茶马古道。

杨丰说因为当时镇沅经济与新平差距比较大,于是把猪、牛、羊、鸡蛋等土特产全部拿到嘎洒去交易。嘎洒赶集是1号和6号,所以30号那天他就把这些物资用“人背马驼”的方式经过这条路运到嘎洒,1号那天进行交易,2号那天返回。背过去卖了以后,又从那边买大米、酒、衣服、鞋子这些生活用品回来。

30年前这条路的作用相当大,一直到恩水公路通了以后才没有人走了,30年前每天平均有三百人经过这条路。

沿着古道继续前行,便见到一尊石狗的雕像。杨丰老师也给我们讲述了它的故事。

当时,人走了,马也走了,它就发现主人的东西忘了,然后就一直看着这袋银子。最后当马帮回来的时候,这只忠诚的狗一直还在用它的脚压着这袋银子,但是这只狗已经饿死了。

事后,狗主人为了纪念这只忠犬,就为其凿制了这尊石像,这个故事也成为流传至今的马帮佳话,游客也都会留影于此,表达对这只忠犬的敬重。